欢迎进入南京市将军山中学!
新课标下的课堂变革理念与行动:营造生本化教学现场 打造生命化语文课堂

作者: 秦峰 | 发布时间: 2023/4/12 18:40:35 | 1057次浏览

2023年412午,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建设工作推进会暨“课题进课堂”区域研究课展示活动中学分会场在竹山中学如期召开,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普教重点课题“生命化语文教学现场感培养策略研究”主持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秦峰开设讲座,工作室成员陈欢欢、李莹莹开设了研究课,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此次听课活动。

工作室成员陈欢欢老师首先给大家展示了研究课《阿长与<山海经>》,陈老师开始就借用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切身体验,用父母给孩子买学习辅导用书的亲身感受,将学生引入既和谐又争辩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品味课文的浓厚兴趣,教师也是用这个生活经验来架起文章的深入挖掘。着通过合作探究,品味语言,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用词造句之妙,体会文中所表现的阿长对鲁迅的爱。陈老师还善于运用充盈的教学情感,调控课堂教学节奏,通过丰富的助读资源,释放教学自由与想象,让学生在朗读和自身体会中形成课堂上高峰体验,升华学生的学习情感。最后回溯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和相关内容,引导驱动学生巩固、扩大和迁移学习成果,为“课题进课堂”做了很好的展示,给听课老师很大的触动。

 图片1.png

接下来李莹莹老师给大家展示了研究课《石壕吏》,李老师从《石壕吏》中人物的选择出发,在安史之乱战争的背景下,探究人物生命选择背后的无奈与辛酸。同时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歌,品味关键词语(动词和情感态度词语)以及结合教师给出的背景资料,合作探究,在课堂中形成了热烈的讨论氛围,从对于人物的初始印象,到最后升华为“众生皆苦”的时代悲歌。这节课的整体设计理念和思路,观照了课题研究中的相关理论,针对课题组预设的研究目标任务,针对学生的生命发展、核心素养的提高,运用课题组研究的营造生命化语文教学现场感的策略,真正实现了课题研究在课堂上的生长。

图片4李莹莹.png

研讨课后,秦峰老师就自己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普教重点课题“生命化语文教学现场感培养策略研究”进行了汇报。他汇报的题目是《营造生本化教学现场 打造生命化语文课堂》,秦老师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即通过教学文本、方法、组织形式以及师生关系等教学要素在特定教学时空情境内的整合融通,调动各种感官要素、情绪要素以及智能要素,在多种思维方式与情感方式的协同作用下营造生本化的“教学现场”,进而“生命意义”为主线,以学生的生活、生命、生长为基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最终达到“以语文化育生命”的目的。接着结合两节研讨课介绍了课题培养生命化语文教学现场感的八大策略和建构文学作品阅读课模式的四个步骤,让课题成果形成并运用于“生命化语文教学现场”。最后介绍了课题研究与全区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行动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表明生命化语文教学现场感培养策略研究”这一课题,顺应、服从、服务于学校的整体教学改革。

 图片3.png

最后江苏省教科院中小学教研室教研员、正高级教师赵华老师和南京市教科所研究员、博士李宏亮老师分别对两节课题研究课做了专家点评。李宏亮老师指出《阿长与<山海经>》这节课透露出课题的理念、对课题的贯彻以及对生活的关照。他指出整节课有22分钟在进行师生互动,体现出很强的生态观,并且教师能够顺势引导学生不断关注教材中的生命和自身的生命。李老师在充分肯定这节课的同时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教师能够多关注对生命的体验,从“化”字入手,关注生命的过程、当下和未来。

4.jpg 

 

赵华老师高度赞扬了《石壕吏》这节课上出了果敢又豪放的一面,上出了文本和人本相得益彰的境界,并且具有批判性强、人文性强、历史感强和生活性强的鲜明特点。他同时也提出教师应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注重细节白描的力量,强调生命的担当。选择人物需要更加合理化,重塑人本的力量,重视价值本位。

 5.jpg

                      

                          (撰稿:陈欢欢 校对:刘芳  审核:秦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